最近一道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,让不少家长和老师吵了起来,题目说三个盘子,每个盘子放八个水果,问一共有多少个,答案是二十四,可问题是,该写成三乘八,还是八乘三。
孩子写3×8被老师打叉,家长群里一下就吵开了,从小到大不都是结果对就行吗,现在连顺序也要管,有老师出来解释,乘法得先写每份的数量,再写有多少份,这题该写8×3,因为每个盘子有8个水果,盘子是3份。
这让不少家长直摇头,数学不就是算数吗,干嘛非得整这些花里胡哨的,人教社教材编辑部的回复更让人糊涂,他们说乘法符号的写法有严格规矩,具体情境里必须固定,比如这道题的标准答案只能是每份数乘份数,也就是8个每盘乘3盘,3乘8虽然算出来一样,但思路不对。
这事让我想起去年邻居家小孩数米的事,老师让数一万粒,家长就抱怨说这哪是数学题,分明是干体力活,后来才知道根本不用真数,是教人估的,现在回头看看,这两件事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个问题,数学教学怎么总爱往死里较劲。
课本里其实早就有说明,三个九相加得写成九乘三,不能写成三乘九,出版社说这是为了让孩子看懂量和份数怎么搭,可好多家长自己小时候没这么学过,现在突然要孩子照着做,难免觉得来得太急。
翻翻新课标就知道怎么回事了,2022年新版明确说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,意思是孩子不能只会算数,还得明白算数背后的道理,要是家长还用老办法辅导作业,反而帮倒忙,比如这道题写3×8,孩子容易分不清每份和份数,往后学分数、比例就更摸不着头脑。
说到底,这事就像一面镜子,家长照着老办法帮孩子写作业,老师按新规矩教课,两边一碰就吵起来,不过吵归吵,总比不吭声强,至少现在有人开始琢磨,数学到底该学点啥,是背公式混考试,还是弄明白里头的门道,答案说不定就藏在这些零碎的争执里。
深圳十大配资公司,专业实盘配资,好配资炒股开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