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孟郊以其孤峭深挚的诗风独树一帜。他生于中唐时期,早年屡试不第,直至四十六岁才中进士,一生宦海浮沉,饱尝世态炎凉。这样的经历使他的作品往往带着冷峻的观察与深刻的自省,既有对自然万象的敏锐捕捉,亦不乏对生命价值的深沉思索。
《游终南山》正是其诗风与人格的典型写照,不刻意追求辞藻的华美,而是以简劲的笔力勾勒山岳的雄奇,并在自然之境中映照出内心的波澜。诗中不见喧哗的抒情,唯有静默的观照与顿悟,仿佛将终南山的幽深与清寂化作了文字的筋骨。
图片
游终南山
孟郊〔唐〕
南山塞天地,日月石上生。
高峰夜留景,深谷昼未明。
山中人自正,路险心亦平。
长风驱松柏,声拂万壑清。
即此悔读书,朝朝近浮名。
【壹】
南山塞天地,日月石上生。
释义:终南山仿佛充塞于天地之间,日月都像是从山石中升起。运用夸张手法展现山势的雄浑与宇宙感。
面对高山仰止的景象,人常感自身渺小。天地山川自古如此,而人世奔忙不过瞬息。这种永恒与短暂的对照,让人静下心来。许多时候,追逐的太多,却忽略了自然本身所蕴含的安宁。
看着日月从山石间升起落下,仿佛时间也变得缓慢,心也随之沉静。这种体验,无关年龄,只关感受。山川无声,却能让烦忧渐消,返璞归真或许正是这样一种状态,不必刻意寻求,只需静对自然。
图片
【贰】
高峰夜留景,深谷昼未明。
释义:高耸的山峰到夜晚仍留着夕阳余晖,而深邃的山谷即使在白天也昏暗不明。
山中的光与影,恰如人生的明与暗。高峰存留残光,深谷常伴幽寂,二者相依共存。自然如此,人事亦然。有光亮处必有阴影,有坦途亦必有曲折。而这幽明交替之间,反而成就了山的深邃与人的从容。
不必执着于始终处于光明,也不必畏惧短暂的昏暗。静观其变,安守其心,方能体会其中深意。这种平衡,是自然之道,也是长久之道。
图片
【叁】
山中人自正,路险心亦平。
释义:山中之人因环境纯粹而心性正直,即使道路险峻,内心仍保持平和。
在纯粹的自然之中,人往往更容易保持内心的端正与平静。外界艰险,未必能扰攘内心的安宁;环境复杂,也未必能改变本心的持守。这并非逃避,而是一种选择,选择简化外在的纷扰,回归内在的稳定。
山川默然矗立,人亦可以如磐石般笃定。这种平静,并非来自隔绝,而是来自对自身的认知与接纳。路途再险,心若平坦,便不觉崎岖。
图片
【肆】
长风驱松柏,声拂万壑清。
即此悔读书,朝朝近浮名。
释义:长风吹动松柏,其声清响涤荡山谷。至此懊悔以往追求虚名,终日埋头书本。
松柏之声,清澈辽远,能荡涤尘虑。在这样的自然之境中,人常会反思以往所执着的是否真有意义。书本固然可贵,但若只为浮名,便失了根本。
自然之声提醒人们:真正有价值的,往往是简单而持久的事物,如风过松涛,如山谷回响。放下虚名之累,才能听见内心的声音,回归真实的体验。这种醒悟,不分早晚,只需一刹那的静心与聆听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深圳十大配资公司,专业实盘配资,好配资炒股开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