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有个挺有意思的后续,那两架外军的隐身战机,在那次被歼-16收拾了之后,就再也没在那个空域露过面。不是暂时的那种躲避,是真真切切的,彻底的销声匿迹,仿佛那片天空成了它们的禁区。
央视捅破这层窗户纸的时候,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味儿。报道轻描淡写,却字字千金,直接点名“隐身战机”,可对阵的主角,偏偏不是大家预想中的歼-20,而是那款常被叫做“四代半”的歼-16。这就让整件事变得极不寻常。
过去圈子里总有种近乎迷信的说法,四代半想单挑五代机,要是没有一整套预警机、地面雷达体系在背后撑着,基本上就是去送人头。可这次,所有的前提似乎都消失了。结合事发海域周边的部署情况,来的大概率是美日的F-35。这玩意的命门,就是那个被吹上天的隐身性能,结果,被歼-16用自己的机载雷达给硬生生从空气里揪了出来。
这一下,对方的算盘就彻底乱了。最大的技术优势瞬间归零,想必飞行员的冷汗都下来了。按照常规剧本,隐身失效,那就只能靠着技术和胆量,进入近距离格斗,也就是所谓的“狗斗”来挽回颜面。可结果呢?更难看。近距离缠斗中,F-35同样没占到任何便宜,被歼-16牢牢压制。
一个回合下来,隐身没用,格斗也输了。这种彻头彻尾的失败,传递的信号是致命的。对方指挥部会复盘出这样一个结论:再派同类飞机去,就是自取其辱。这才有了后来“再也没有出现”的结果,不是客气,是彻底被打服了,打出了心理阴影。
懂行的军迷圈里,一直流传着歼-16在国内对抗演练里被歼-20“剃光头”的故事,战绩经常是几十比零。这事儿现在反过来看,就更有意思了。连一个在自家顶级王牌手下屡战屡败的“陪练”,都能把F-35收拾得服服帖帖,那歼-20的真实战力,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层次?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领先,而是形成了某种代际压制。
更微妙的一个细节在于,央视的报道里对预警机、地面米波雷达这些“外援”,只字未提。什么都没说,恰恰是最大的信息量。这几乎是在暗示,这次的破隐身、赢格斗,很大程度上是歼-16凭借单机性能完成的壮举。这彻底颠覆了“四代半必须靠体系打五代机”的旧逻辑。
当歼-16的单机能力都能做到这一步,再把它放回我们已经日趋完善的空战体系里,配上预警机的空中指挥,地面雷达链的信息支援,以及整个战区的网络化作战能力,那会是怎样一幅景象。所谓的“代差焦虑”,似乎在一夜之间,就成了一个过时的老黄历。人家还在念叨着老剧本,我们这边,早就换了人间。
深圳十大配资公司,专业实盘配资,好配资炒股开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