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君相之间的权力最好界定清楚。国君的主权不应该拿来在行政事务上试探。国君主权是当政府不行时,可以决定换一个执政班子。也就是说,君主的主权,只能用在监督,不应直接用于行政。
2.管理学界,不论在法令上、制度上、组织上、功能上,古今中外几乎没有一个学派主张主权的掌握者——国君直接执政,以致没有转圆的余地。
3.从行政理论来说,上层不能干预下层,执政者应当取得清楚明白的授权,在授权范围内,上级不能干预。上级只是对执行结果奖优罚劣,不可一杆子插下去。
4.这也就是,通常所说:上级可越级了解情况,不可越级安排工作;下级可越级反映情况,不可越级请示汇报。
5.有些威权自用的管理者,要证明天威不测、他有充分操纵的能力,公司就有可能变成一个人的一言堂,轻则错失机遇,重则垮台。
6.汉朝的丞相相当于公司CEO,,是朝廷的首长,所有的档案记录都在丞相府里边,这是汉初第一位丞相萧何的功劳。
7.汉军进入秦的首都咸阳的时候,萧何抓的第一件事情,不是封仓库,而是接收图册,包括地图、户籍与卷宗档案。
8.萧何眼光远大,懂得一个能够运作的管理机器,手上一定要有档案与数据。有全国地图的人,有全国人口数据的人,有税收数目字的人,有全国驿站船邮网路资料的人,对全国情势就会有通盘了解。
9.汉朝政府相权的实力基础,就在这批数据,因为全国的资料不在宫里,反而是在相府。这是汉朝的,CEO,所具有的特别的权位。所以汉初的丞相有实权,代表的则是法律与秩序。
10.为此,虽然汉朝不断地有外戚、宦官干政,但政府始终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,也就是靠宫中与府中分开的原则。权在宫中,能在府中。这就是权能区分原则。
11.同理,一旦董事长委任了总经理,总经理就掌握了所有的行政权及资料数据,董事长就应该退到第二线,只掌握大政策的方向。这种权能的分野,中国远早于西方,是符合公司的经营原则的。
陈同学总结一下:
12.皇权与相权的界定:皇权,即国君的主权,其主要功能在于监督而非直接执政。相权,即丞相或总理行政事务的官员所拥有的权力,主要负责行政执行。两者之间的权力应当有明确的界定,以确保政治体系的稳定和高效运转。
13.皇权不直接干预行政:在理想状态下,皇权不应直接插手行政事务,而是应该通过相权来实施政策。这既保证了皇权的尊严和权威,又使得行政事务得以专业、高效地处理。
14.管理学的角度: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看,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也符合层级管理的原则。上层(皇权)负责监督和决策,下层(相权)负责执行。上层对下层的执行结果进行奖罚,但不应直接干预下层的执行过程。
15.汉朝相权的特色:汉朝时期,相权得到了特别的加强。丞相不仅是朝廷的首长,而且掌握了全国的重要档案和数据。这使得丞相在行政上拥有实权,代表了法律与秩序。同时,汉朝政府通过宫中与府中分开的原则,确保了权力的相对稳定和分离。
16.权能区分原则:这种皇权与相权的区分,实际上体现了权能区分的原则。即权力(皇权)与能力(相权)的分离。皇权拥有最终的决策和监督权,而相权则负责具体的行政执行。这种分离有助于防止权力滥用和提高行政效率。
17.对现代公司的启示: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对现代公司的治理也有启示意义。在公司中,董事会(类似皇权)应主要负责监督和决策,而总经理(类似相权)则负责具体的经营管理。两者之间的权力也应明确界定,以确保公司的稳定和高效运作。
18.综上所述,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是古代政治体制中的重要议题,其界定和运作原则对现代政治和公司治理都有借鉴意义。通过明确界定皇权与相权的权力范围,实现权力的有效监督和高效执行,有助于维护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公司的发展。
深圳十大配资公司,专业实盘配资,好配资炒股开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