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市海珠区东南端的小洲村,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水乡古村落,拥有独特的岭南水乡风貌和蓬勃的文化艺术氛围。近年来,海珠区政府与华洲街道办事处秉持“保护与发展并重”的理念,通过系列举措希望让小洲村不断焕发新活力。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小洲村有艺术工作者29位,工作室29家,方楚雄等知名艺术家在小洲居住、创作。小洲艺术村内,共有房屋建筑61栋,现有55位艺术家在内居住,主要从事绘画、书法、雕塑等方面的创作。
人居环境提升,守护古村风貌
环境品质是古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。
在加大日常环卫保洁力度的基础上,街道通过定期开展“大扫除”及“洗河”行动,全面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区环境。
同时,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,包括三线改造、道路硬化、排水系统改造和公共照明设施升级等,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。
此外,街道投入资金引入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,对村内公共区域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,确保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的长效保持。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,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满意度,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、整洁的游览环境。
小洲村的古建筑风貌是其独特的文化瑰宝。
街道聘请专业设计团队拟制《小洲村容貌品质提升设计方案》,为村民自建房提供9种外立面样式参考。
小洲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,村内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4处,如登瀛古码头、翰墨桥、简氏宗祠等。
近年来,海珠区政府编制了小洲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,制定修缮、管理和活化利用方案。通过改善卫生、美化环境、恢复原貌等方式,让古建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以小洲人民礼堂为例,经过修缮后,被打造成一个集展览、演出功能于一体的小型文化广场,通过举办“丹青溢彩绘梦想、翰墨飘香颂党恩”青少年书画展、“祝福祖国 筑梦兰台”民间藏品盛宴,以及“非遗文化——花草灯笼DIY”创意工坊等系列活动,小洲人民礼堂成为村民与游客共享的文化乐园,吸引了上千人前来探访体验,以“微阵地”为窗口彰显社区文化“新风尚”。
文商旅融合发展,打造文化旅游新名片
小洲村以其独特的水乡文化和艺术氛围,不断吸引游客和艺术家。
街道不断优化小洲主要旅游线路,拓宽线路辐射范围,开展粤梅思源、蚝屋世隐等小洲“新八景”评选活动,巧妙融合新旧八景独特韵味,精心打造“探秘古村、寻迹小洲”精品旅游线路。
通过举办北帝诞等民俗活动,让游客在体验飘色、舞狮等传统民俗活动中感受广府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;利用端午节扒龙舟、龙舟赛、龙船饭等系列活动扩大小洲影响力,开展亲子龙舟体验活动,培育龙舟文化传承新力量。据小洲经济联社工作人员介绍,2025年端午节,小洲村设500多桌龙舟宴,赴宴人数近8000人。
街道发挥小洲毗邻大学城高校集聚区优势,优化设计校外实践教育路线,联合教育培训机构、社会公益组织,链接多方资源渠道,定期在小洲举行节庆活动、主题文化活动。
据华洲街道工作人员介绍,2024年举行各种系列活动近50场,吸引超6000人次参加。今年,小洲村将举办45场丰富多彩的活动。
扶持艺术家工作室,营造浓厚文化艺术氛围
小洲村以其宁静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,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前来创作和生活。
政府通过提供场地支持、简化审批流程等方式,扶持艺术家工作室发展。街道通过实地走访、口述历史整理等方式,全面摸排艺术村内居住及从业的知名艺术家情况,系统整理其创作历程与技艺传承脉络。
为进一步提升文化艺术氛围,小洲村定期举办艺术展览、艺术讲座和创作交流活动。
当前,政府正利用专项债积极谋划小洲美丽乡村建设项目,通过历史文物保护与活化、产业升级、智慧文旅等举措,打通“研发—设计—投资—建设—运营”各环节,打造绿色小洲、智慧小洲、平安小洲、活力小洲,让小洲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小洲工业集聚区入选广州市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,未来将打造逾20万平方米的都市工业集聚区,有效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,带动周边配套升级,提升村民集体收入。
未来,小洲村将继续在人居环境提升、文化遗产保护、文商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发力,努力打造成为广州文化旅游的新名片,为城市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南方+记者 吴雨伦
深圳十大配资公司,专业实盘配资,好配资炒股开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